Sp. Pl. 2:684. 1753.
半灌木,高0.3-1m。分枝、托叶和叶柄均密被星状糙伏毛和长软毛;托叶细条形,长5-7mm,迟落;叶柄长1-2.5cm;叶片卵形,长1.5-5cm,宽1-4cm,基部圆形,稀浅心形,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,先端急尖或钝,两面均密被星状糙伏毛和长软毛,掌状脉5-7条。花单生,稀簇生,多生于枝上部叶腋及枝顶;花梗长0.5-1.5cm,与花萼均密被星状糙伏毛和长软毛,上部具1关节;花萼杯状,长6-7mm,裂片5,三角形,与萼管近等长;花冠黄色,直径约1.5cm,花瓣5,倒卵状长圆形,长约6-8mm,先端圆;雄蕊柱长6-7mm,外面疏被短硬毛;子房由8-10(11)个心皮组成,花柱分枝8-10枚,柱头头状。分果扁球形,直径6-8mm,有8-10(11)个果瓣;果瓣皮革质,有网纹,成熟时顶端开裂,具2条长芒,芒长达3mm,有倒生的长硬毛。种皮光滑。花期:几全年。果期:几全年。
产地:东涌(张寿洲等 4234)、西涌(张寿洲等 4247)、七娘山(张寿洲等1661)、南澳、沙头角、梧桐山。生于海边沙地、山坡草地及旷野,海拔20-100m。
分布: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和四川。巴基斯坦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不丹、尼泊尔、泰国、越南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和南美洲。